摘要:綠色建筑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符合生態發展要求的生態建筑。綠色建筑的給排水通過水資源的循環使用實現節水的目的,將整個建筑給排水系統的利用率達到最優。雨水
回收及利用基本上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將屋面及地面的雨水進行收集,并經過簡單的處理,用于非飲用水,如花園、綠地灌溉、洗車或對人工湖補水等,以減少市政供水壓力。我
國作為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之一,堅持推廣綠色建筑體系可以有效減輕對水資源的消耗,有利于我國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作者依據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就建筑設計中雨
水收集及利用問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雨水收集;雨水利用;綠色建筑;
1.綠色建筑設計中的雨水收集利用
雨水一種污染輕、有機物含量少、鈣含量低、硬度小的自然資源,其水質比生活排水好,經簡單處理即可使用。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導致雨水利用
受到重視。屋面、不透水路面、綠地是建筑雨水的主要來源,常用的雨水收集系統主要包括分散住宅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小區集中式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分散式雨水滲透系統、
集中式雨水滲透系統、綠色屋頂花園雨水利用系統、生態小區雨水綜合利用系統等多種形式。綠色建筑雨水綜合利用技術是利用生態學、工程學、經濟學的原理將雨水利用與景觀
設計相結合,以實現環境、經濟、社會效益的和諧與統一。在進行綠色建筑雨水綜合利用系統設計時需依據小區特點和規模,采用綠色屋頂、滲透、雨水回用等方法,結合太陽能、
風能等利用,實現綠色建筑資源的綜合利用。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其中,節水及水資源利用也是廣義建筑節能和環境
保護的重要內容,對綠色建筑的推廣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外綠色建筑關于節水及水資源利用的設計原則和理念是自給自足、爭取零排放、充分利用天然雨水,并進行中水
回收利用,以達到節約、利用水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目的。
一個完整的雨水利用系統主要包括匯集、蓄存與利用三個方面。由于雨水存在不易控制流量的特點,其匯集較為困難。在建筑中可采用滲水性能好的材料,并設置儲水設備,
以收集和儲存雨水。雨水經收集、過濾、貯存等,便可用于廁所及馬桶的沖洗與清洗、水景與檀物的澆灌、洗車、灑水、消防用水等。根據雨水處理后的用途不同,處理流程也不
同,與人體不接觸的水水質要求較低,處理過程簡單,而與人體直接接觸的水水質要求高,處理過程復雜。通過建筑的屋頂收集的雨水,如帶有少量的泥沙和枝葉,可經簡易的截
留、泥沙過濾、沉淀等就可以用于衛生清潔、澆灌植物等。
2.初期雨水棄流
集水面的徑流雨水經常表現出初期沖刷效應,初期徑流雨水中污染物濃度較高、水質混濁,隨著降雨的持續,一旦沖刷效應完成,徑流雨水的水質將明顯提高。對于收集利
用系統,在雨水收集時棄流掉初期污染嚴重的徑流雨水,便可以大大減輕后續處理構筑物的負擔,節約投資,減少運行費用。對于收集排放系統,棄流初期雨水可消除面源污染,
減少對環境的危害。
2.1初期徑流棄流量應按照下墊面實測收集雨水的COD、SS、色度等污染物濃度確定。屋面棄流可采用2~3mm徑流厚度。
2.2本次設計采用流量型棄流裝置實現雨水的初期棄流,每次降雨可實現8.8立方米的初期雨水棄流量。
2.3道路、廣場采用滲排一體的雨水口、檢查并完成雨水初期棄流,滲排一體的雨水口、檢查并材質為低密度聚乙烯材質,雨水口內配成品截污框。雨水口顏色與綠色與綠地
相符。承壓荷載≥15KN;
2.4綠地下滲本身可以起到截污的作用,綠地不考慮初期棄流。
3.雨水處理工藝
雨水處理工藝的原則是力求簡單,一方面經棄流處理的雨水水質比較潔凈,另一方面是降雨隨意性大,回收水源不穩定,處理設施經常閑置。由于雨水回用水主要污染物為COD
和SS,經初期棄流后的雨水在儲水模塊地池內有充分的時間完成沉淀作用,沉淀處理的雨水經簡單過濾,消毒后完全可達到回水用水質標準,一般不需要做深度處理。
過濾:過濾采用壓力過濾器,濾料層采用雙層石英砂。石英砂過濾器過濾時,當濾層阻力達到0.05Mpa時,濾室用反沖洗泵進行反洗,沖洗濾層截留的污物,反沖洗歷時7-10
min,反洗水排水入調節池。
消毒:中水處理必須設置消毒設置,本處理系統采用二氧化氯發生器,家氯量5~8mg/L,清水池內消毒接觸時間應大于30min。二氧化氯發生器為全自動工作和投加方式。
4.回用水系統
4.1收集利用屋面雨水利用于綠化、道路、垃圾間沖洗,綠化澆灌用水定額按澆灌面積1.0~3.0L/m2/d計算;地下車庫的沖洗用水定額可按澆灑面積2.0~3.0L2/m/d計算建設項
目周邊的綠化面積為4365.74m2;綠化澆灌最高日設計水量=4365.74×/1000=13.09m3 /d
未預見水量取量高日用水量的10%~15%,經計算最高日回用水量20m3 /d;按,每日澆灑兩次,每次2.0h,最高日最大時回用水量5m3/h;最不利點供水壓力按0.2MPa計;
4.2補水:當雨水利用系統蓄水池水位達到低水位時,由人工切換到自來水供水,自來水供水管道由業主方負責實施。
4.3回用水泵采取變頻控制。回用水泵控制:由水泵出口處的電節點壓力表控制水泵變頻運行,最不利點供水壓力按0.2MPa計。回用水泵由物業人員定時手動啟動,建議在物
業管理辦公室等處設遠程啟動水泵按鈕。
4.4雨水回用系統的管網應標注有“回用水”標志,并不得與自來水管網直接連接,取水口應設帶鎖裝置,以防止誤接、誤用、誤飲。
4.5回用給水管道必須鋪設在老土層上,一般可不做基礎,但對通過回填垃圾,建筑廢料,流沙層,沼澤地等地段時,應換用粘土夯實后鋪管,其密度不得低于95%;當管底
為巖石或半巖層時,應在管底鋪中砂或粗砂厚200mm做基礎,回填土中不得夾帶石塊,轉頭,草皮,樹根等雜物。當給水管敷設在雨水口下面時,應采用鋼管或者鋼套管,套管伸
出交叉管得長度每邊不得小于3米,套管兩端應采用防水材料封閉。
5.結束語
能源緊缺、能耗大不僅大大制約我國經濟的發展,也將對人民生活構成威脅。然而目前在我國的建筑設計中對于雨水資源的利用水平與國際相比還較低,未來我們還需要不
斷的學習、不斷努力進一步提高雨水利用的水平和質量。
雨水分布廣,是免費的水資源,國外將其稱為“天水”。根據各地不同條件,因地制宜地將雨水處理后回用,或入滲地下補充水源,既達到節水的目的,又減少雨水的排放,
降低對城市雨水管道的沖擊。因此對于雨水的收集利用值得在全社會范圍內推廣。綠色建筑的給排水通過水資源的循環使用實現節水的目的,將整個建筑給排水系統的利用率達
到最優。
參考文獻:
[1] 徐俊,杜志雄,于法穩.發展綠色建筑技術促進城鎮化建設和發展[J].中國可持續發展,2006(1):2-7.
[2]趙譜,邢國平,李嵐.居住小區雨水利用方案探討與技術經濟分析[J].給水排水,2010,36(z1) .
[3]王艷斌.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環保問題[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03) .
[4]張書函,孟瑩瑩,陳建剛.城市雨水利用措施的災害防御作用[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10,30(5)
了解更多精彩:http://www.h8784.cn/index.php/News-index-id-5.html